【舞動芭黎,掌聲蕾動】觀後感 --- 藝術殿堂的後台【舞動芭黎,掌聲蕾動】 藝術殿堂的後台 這是部紀錄片,很珍貴的一部,原因很簡單。 一﹒這是全世界最優秀的巴黎“加尼葉歌劇院”的實景紀錄片,後台正緊鑼密鼓的排練著2011 及 2012的幾個重要的表演,何其榮幸能一窺幕後,除了珍貴,更帶領觀眾預先一探明後年的戲碼,此外,領略了許多,容後詳述。 二﹒劇院的行政人員們正安排著美國的贊助者參觀排練後台,他們至少捐款一兩萬美金才能參觀此歌劇院的排練場,並且各個人員還斤斤計較著時間跟場地,讓我三個小時下來看的非常的開心酒店兼職,直覺自己比VIP還VIP, 實在是很…過癮! 既然本人非舞蹈從業人員,那就從非專業人員的眼光跟角度來感受這部特殊的片子。 極度旋轉的生命首先是對舞者的敬佩之心。 能考進這個劇團裡的舞者都是各地的佼佼者。 看著她們一次又一次辛苦的練習,毫不埋怨的反覆再反覆,原來所謂的天分並不是上帝賦予人與生俱來的能力,使你能比一般人減少許多努力,相反的,天分是付予你更大的使命做到常人做不到的。 看著舞者每每一休息就必須按摩自己過度疲勞的雙腿,沒有最完美;只有更完美。 高超的舞藝並不是決定在你能不停的轉幾個圈,而是從第一澎湖民宿個到最後一個圈始終同樣的力度;同樣的美麗。 片裡完整呈現一齣舞劇的排練過程,同樣的舞碼要經過不同階段的排練,初期排練,對鏡排練,搭配鋼琴排練,這也是我特別喜歡的部分。 搭配的鋼琴老師各個身懷絕技,加上了鋼琴樂音,整個舞曲的雛型已現,最後到舞台排練差不多可以看到正式演出的華麗了。 影片的觀眾彷彿可以親身體驗到舞者跟指導大師們從開始到成品的整個溝通跟排練的辛苦過程,一直到作品呈現在舞台上,觀眾也跟著驚嘆,辛苦的代價有成! 本紀錄片對於觀者比較複雜的地方在於交叉著幾支不同舞曲的排練過程,每一支舞曲又燒烤有各個不同階段的排練。 相同舞者,進入不同排練階段換著不同的裝束,舞蹈動作也從初期排練,一再的修正到站在舞台上的完美呈現。 舞曲則大自“胡桃鉗”,“巴姬塔”到偏向個人舞的“種”。 整個過程繁複,堆疊,交互剪接在將進三個小時的長度裡,對於不喜愛舞蹈的觀眾朋友可能是個考驗,反之,則應該會深受感動而不覺冗長。 一個偉大作品的進化過程活生生在我們眼前起草、修改、成型、加上音樂、華麗的戲服、最後在舞台上展出,在絢麗的燈光下和悠揚的樂聲中展現耀眼的光芒。 看過它辛苦的過程,深刻體會到後台的芭蕾舞者從一伸手烤肉食材一抬足一轉身一繞圈,都等同燃燒著自己的生命。 除了肢體的耗累,更需要有對舞蹈無比的熱情跟決心才能支撐,除了搖頭讚嘆,格外的讓人心生震撼,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有趣的是自從看完電影回來,每每到了健身房的舞蹈教室,我變的份外的認真於每個動作,不再含混帶過。 也許舞台上揮汗如雨的老師們,總是讓我聯想到這部紀錄片裡頭的舞者跟大師們,他們如此的專注於每一個細節,每一個肢體延伸都充滿力道,居然讓我自省至今,這可是個意外的收穫! 無私的傳承這部紀錄片另一個珍貴的地方是幾個大師的身影。 劇裡有提到芭蕾舞者的退休燒烤年齡是40歲。 於是乎我們看到的幾個舞蹈大師,有很資深的一直”坐著”指導學生 (這裡的學生其實都應該也有尋常師級的資格了),用口語指導,也有在場上用動作示範帶領學生共舞。 前者坐著指導的原因應該很簡單,長年的舞蹈生涯使他們的膝關節耗損過度,但即使坐著,他們依舊傳授著他們一生的經驗,引經據典的討論著舞碼,對於當代的幾個大師如數家珍。 在他們身上除了理論,口語帶出的智慧跟經驗甚至製造了許多的趣味(不用懷疑,大師的對話充滿幽默感,誠然是片子裡最佳的調劑)。  而直接在場上教舞的大師則讓人感慨,人外有人天宿霧外有天! 候選主舞的舞者大都已是舞團裡的首席舞者了,技術純熟優美,即使是練習也戰戰兢兢,美感十足。 然而,與大師一起共舞時,通常也是我搖頭讚嘆的時刻,套句很通俗的話,“大師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隨便一個動作,一眼既可辨認出那一位是大師,他的雙手也有身段;他的轉身就是多一分的姿態,真是令人回味不已! 藝術的尖塔如前述,整部紀錄片看下來,只能說對於藝術家來說,沒有最完美,只有永遠追求更完美。 這個想法在團體舞排練時更加深刻。 一群頂尖的舞者排練著大型舞蹈,比如說胡桃鉗,群舞裡總是看的到最突出的那巴里島一位;雙人舞總是可以看到;比如說紅裙舞者優於白群舞者,就像一個活生生的競技舞台。 即使排練時的態度也可以分出優劣 (這裡說“劣”其實並不適當,但總是找的到落後的,不如其他人積極或者太過緊張的),可以體會到當一個頂尖的舞者要經過多少淘汰跟競爭,跟自己也要跟其他舞者,要奔向藝術的尖塔是多麼嚴苛的考驗! 藝術與經濟片中的巴黎“加尼葉歌劇院”正好遭逢一次巴黎大罷工,只見藝術總監一邊透過電話與對方談著巴黎正要開始罷工,不一會兒又聽到她說提前回來處理院務。 這裡真是看到巴黎人的浪漫與實際面,罷工也要參加,馬爾地夫院務也不能延誤,加上後面整段與工作人員討論如何接待美國來的贊助者 (俗稱金主),劇院經理跟舞者討論新退休制度劇院的立場,前頭的藝術氛圍整個回到現實。 藝術家也是尋常人,也擔心生計,也有退休後生活的顧慮,這是這部紀錄片可取的一點,不光是歌誦藝術,展現舞者們的努力與精采作品,也涵蓋到現實面,甚至後台的製衣間裡師傅縫紉戲服的細緻手工,餐廳裡舞者們的吃食內容,很生活、很完整的紀錄。 藝術家的特質片中有很多編舞大師與藝術工作者的談話,每每讓人會心一笑,至於其中的趣味,真的需要自己去體會。 藝術家的特質除了小額信貸流露於肢體動作;更獨特於她們的談話方法跟模式。一部看似純舞蹈的紀錄片,為何除了被舞者感動還不失趣味? 我想值得喜愛舞蹈表演或紀錄片的人進戲院細細體會,應該會不虛此行。 如果要為個人這篇觀後感打分數的話絕對是不及格的,因為我無法像片中一樣把每一個上鏡頭的主要舞者的姓名一一打在字幕上,每一個大師的全名都有詳盡的紀錄,這是對藝術工作者的一種尊重,更是這部上乘紀錄片所作出最好的態度跟風範!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個人信貸YAHO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n15enrwq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